隨著社會越來越發(fā)達,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,比如蜀道難 難于上青天(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隱喻),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,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,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!

蜀道難 難于上青天(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隱喻)

身為四川人,如果不知道蜀道,那就太丟分了。李白有詩云:

“蜀道之難,難于上青天!”

不光是李白,蜀道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一條極其難走的路,那么,這條路到底是哪一條路呢?今天它還存不存在呢?

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。

巴蜀自古和關中不通人煙,原因就在于中間隔著兩條大山,一個是秦嶺,一個是大巴山。

古巴蜀文明就是在這樣隔絕的環(huán)境下孕育出來的,比如寶墩、金沙、三星堆。

那個時候,反倒是川西高原成了秦、巴兩地的走廊,高原雖高,但有路可走,山脈雖沒那么高,但全是絕壁。難怪后來蒙古人寧愿走川西高原也不愿強攻蜀道,想來就是這個道理。

但走川西高原實在太繞了,海拔又高還容易缺氧,所以,開辟一條新的通道成為那個時代人們的共識。

蜀道其實分南北兩段,因為秦嶺和大巴山之間還有個小平原,就是漢中盆地,漢中北面稱北線,南面稱南線。

最早展開修路運動的是秦人,他們先鑿出了通往漢中的通道,就是著名的褒斜道。

但他們到了漢中才發(fā)現:原來到蜀地還有一座同樣巍峨挺拔的大巴山擋在前面,秦人當時就崩潰了。

后來,秦王想了一個辦法,不費一絲力氣讓蜀王自己把路鑿開。他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呢?

秦王假意送給蜀王5頭石牛,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,每頭牛都會拉黃金大便,得到它,就會有用不完的黃金。

這是金牛道上的石牛

蜀王為了拉回這些石牛,就命五丁力士開道,終于鑿出了大巴山的蜀道,也就是著名的石牛道,或稱金牛道。

這顯然是個傳說,不能當真,但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出:大巴山的蜀道是蜀人開辟的。

終于進入正題了啊,這兩條道是歷史上最早的兩條蜀道,南北貫通的。

后來,人們又在這兩條道的基礎上,開鑿了更多的道,比如子午道、陳倉道、儻駱道、祁山道,這是北線的;南線的有:米倉道、陰平道、荔枝道,如上圖。

今天,我們主要來看南線的。

從漢中入川最常走的道,是最早開辟的那條金牛道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它通成都最近。

所以,歷次戰(zhàn)爭都主要發(fā)生在這條道上,比如姜維防守的劍門關,就是這條道上最險要的關卡。

米倉道主要是方便川中的人進入漢中,比如蜀漢名將張飛大戰(zhàn)張郃,就是為了守住米倉道。

米倉道因米倉山而得名,米倉山不是別的山,就是大巴山西段的別稱。

而荔枝道則是方便川東人進入漢中的,最初是唐王朝為了滿足楊貴妃吃新鮮荔枝而修的,所以叫荔枝道。

還有那條陰平道,是從米倉山最西段的摩天嶺穿越的,可以說是險中又險,千里無人煙,又不通商,基本是一條廢棄的通道??舌嚢褪歉毁F險中求,敢偷渡這樣的險道,直接繞到劍門關的后方江油,而獨占取蜀之功。

筆俠近期就將走一走金牛古道,拍些視頻,分享出來,通過歷史的月老,把這些沿途的城市串聯起來,增強我們之間的聯系和認同感,共建我們美好的家園。

免責聲明: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公開數據整理或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內容侵權與違規(guī)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,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。聯系郵箱:303555158#@QQ.COM(把#換成@)